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瞭解新住民婦女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現況,並以Andersen行為模式理論探討傾向、使能、需求及結果因素是否為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的預測因子。方法:採橫斷式調查法,由某北部及中部縣市健康資料系統中分別抽取1076位及500位新住民婦女進行電話邀請後,以郵寄問卷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對象為越南(66.9%)、印尼(19.5%)、泰國(5.2%)及菲律賓籍(8.2%)婦女且家中有6歲以下兒童者,共完成133位新住民婦女資料的收集。研究變項包括新住民婦女基本資料、文化融合、健康狀況、就醫障礙、產前檢查時間及總次數、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時間及總次數、以及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結果:新住民婦女年齡平均28.68±4.31歲,在台灣時間平均5.72±2.54年,平均有2.2±1.38個就醫障礙、多屬「整合」之文化融合。婦幼預防保健服務滿意度平均23.33分(range=5-30,SD=2.93),多數婦女的健康狀況為正常、總產檢次數平均10.06±2.93次、且多能全數完成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以階層分析發現國籍、在台時間、原屬國家教育程度、就醫障礙、隔離、總產前檢查次數為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的預測因子,共可解釋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25%的變異量。結論:本研究驗證傾向、使能及結果因素為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的預測因子,且突顯出文化因素在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模式中的重要性,未來醫療人員必須提供具多元文化內涵的服務,以促進新住民婦女之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
貢獻的翻譯標題 | Satisfaction of Maternal and Child's Preventive Care Us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 Women in Taiwan |
---|---|
原文 | 中文 |
頁(從 - 到) | 43-54 |
頁數 | 12 |
期刊 | 新臺北護理期刊 |
卷 | 14 |
發行號 | 1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2 |
Keywords
- 新住民婦女
- Andersen行為模式理論
- 文化融合
- 婦幼預防保健服務使用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