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欲考察的是:介類水產在明清江南飲食中的角色與文化。基本上分成兩大主題,首先針對江南水域的介類水產進行分類,並依次討論牠們在飲食生活中角色與特性,這部分將以烹製方式與品饌文化為主。當烹製方式改變時,介類角色逐漸擺脫傳統三餐的飲食模式,逐漸趨向隨意性、精緻性與自由性,這裡將討論飲食發展如何從「日常性」趨向「非日常性」。其次。品饌文化代表了介類水產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當食物跨出「日常性」的飲食範疇時,許多時候品饌文化代表了人們或社群之間感情互動,並藉由其中發展出多元的面向。第二部分將以特殊介類為例,討論食物觀念的傳播不僅存在於食譜或口耳相傳,經由社會精英文化的不斷傳閱,它可能左右人們對食物的觀點與看法。宋儒蘇軾為「江瑤柱」立傳而不斷影響後人對此食物的觀點,這是筆者文中申論的另一觀點。
貢獻的翻譯標題 | Leisured Consuming and Refined Gustation: Shellfish and Gastronomic Life in Ming-Qing Jiangnan |
---|---|
原文 | 中文 |
頁(從 - 到) | 39-85 |
頁數 | 47 |
期刊 | 中國飲食文化 |
卷 | 2 |
發行號 | 1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06 |
對外發佈 | 是 |
Keywords
- 介類水產
- 江南
- 品饌
- 食物文化
-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