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對分子生物醫學的進步,有關細胞的過程被深入瞭解。科學家們針對這些腫瘤細胞分別發展出一系列標靶治療藥物;而這種使用標靶性藥物達成抗腫瘤目的的治療即稱為標靶治療。這些藥物已於近年來獲得美國食物藥品管制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核准上市。抗腫瘤性標靶治療依其作用機轉,可分為四大類:1.蛋白-酪胺酸激酶接受器抑制劑(Protein-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inhibitors)是藉由阻斷腫瘤細胞內的訊息傳遞路徑而停止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成熟,如:Gefitinib(Iressa)。2.血管新生抑制劑(Angiogenesis inhibitors)則是藉由抑制血管新生的過程,阻斷癌細胞的生長及轉移現象,如:Bevacizumab(Avastin)。3.蛋白質體抑制劑(Proteasome inhibitors)是藉由干擾腫瘤細胞的蛋白質清除能力而造成腫瘤細胞的死亡,如:Brotezomib(Velcade)。4.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的機轉就是藉由科學家所設計出的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ies)攻擊和它所配對的腫瘤抗原,而造成腫瘤細胞死亡,如:Rituximab(Rituxan)。臨床研究報告已證實這些標靶性藥物和傳統具有細胞毒性的化學治療相較之下,病人對藥物耐受性較好,副作用較低,是腫瘤治療的一大進步。
貢獻的翻譯標題 | A New Trend of Cancer 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
---|---|
原文 | 中文 |
頁(從 - 到) | 29-42 |
頁數 | 14 |
期刊 | 腫瘤護理雜誌 |
卷 | 5 |
發行號 | 2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05 |
Keywords
- 標靶治療
- 蛋白酪胺酸激酶接受器抑制劑
- 血管新生抑制劑
- 蛋白質體抑制劑
- 免疫治療
- targeted therapy
- protein-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inhibitors
-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 proteasome inhibitors
- immuno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