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混摻檢測方法之介紹: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Blended Edible Oils

Wei Ju Lee, Min Hsiung Lee, Nan Wei Su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2010年7月,衛生署公告「市售包裝調合油外包裝品名標示相關規定」,含兩種以上植物油需命名為調合油,且命名次序依照比例多寡,然而,目前並未有公定的分析方法可檢測。本文綜略過去文獻提及有關橄欖油及芝麻油等油脂的檢測混摻,依據檢測的標的物和使用儀器,可分成八大類進行介紹,分別為(1)油中特殊成分分析;(2)電子鼻氣味分析;(3)同位素比質譜儀分析;(4)紅外線光譜分析;(5)核磁共振光譜分析;(6)拉曼光譜分析;(7)食用油脂肪酸組成分析;(8)食用油三酸甘油酯組成分析。本文整理並探討不同方法之原理及適用性,提供做為未來發展公定的食用油混摻檢測方法之參考。
原文英語
頁(從 - 到)283-288
頁數6
期刊Taiwa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Food Science
49
發行號5
出版狀態已發佈 - 10月 1 2011
對外發佈

ASJC Scopus subject areas

  • 食品科學
  • 應用微生物與生物技術
  • 農學與作物科學

指紋

深入研究「食用油混摻檢測方法之介紹: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Blended Edible Oils」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