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呼吸器的設定與使用已逐漸由正壓通氣(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模式改變爲增加自主呼吸(spontaneous breath)爲主流的模式;研究指出,正壓通氣合併自主呼吸可降低氣道壓力、改善通氣灌流比、增加氧合、保護心臟功能及減少鎮定劑與肌肉鬆弛劑的使用;因此,雙相氣道正壓(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氣道壓力釋放通氣(airwa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APRV)模式的使用逐漸受到重視,多種微電腦呼吸器皆具此模式。研究證實BIPAP/APRV可使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病患的肺部獲得充分的復原以及預防併發症,成爲治療急重症呼吸衰竭病患時的重要通氣模式。本文主要探討病患使用BIPAP/APRV模式的生理效應、通氣與氧合功能及鎮定劑與肌肉鬆弛劑使用之相關研究,並討論各類型呼吸器所具備的功能與臨床使用方法,以提供臨床人員應用與照護病患之參考。
貢獻的翻譯標題 |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irwa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Theo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
---|---|
原文 | 中文 |
頁(從 - 到) | 51-62 |
頁數 | 12 |
期刊 | 呼吸治療 |
卷 | 8 |
發行號 | 1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09 |
Keywords
- 雙相氣道正壓通氣
- 氣道壓力釋放通氣
- 自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