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研究常用之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回顧

黃怡靜, 林恭宏, 李柏森, 唐世芬, 謝清麟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功能受限嚴重影響精神分裂症個案之社區適應能力。臨床人員須使用具備心理計量特性之IADL評估工具,方能精確掌握患者之IADL能力並及早擬定合適之治療計畫。然而目前臨床用於評估精神分裂症個案之IADL工具極少,且心理計量特性仍不清楚。故本研究欲彙整近十年(2003~2013)常用於精神分裂症隨機控制試驗之IADL評估工具,及其心理計量特性驗證資料,以供臨床與研究人員選擇IADL評估工具之參考。研究者合併搜尋中英文電子期刊資料庫,彙整2003-2013年常用於精神分裂症隨機控制試驗之IADL評估工具,再比較上述工具應用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心理計量特性。常用之IADL評估工具共計4項: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San Diego Performance-Based Skills Assessment(UPSA)、Independent Living SkillsSurvey self-report version、Brief UPSA(UPSA-B)與Multnomah Community AbilityScale(MCAS)。上述工具於精神分裂症個案之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結果如下:信度部份,僅MCAS之再測信度與施測者間信度皆完整被驗證且結果良好。效度部份,四評估工具之效度驗證皆不足。反應性部分,僅UPSA-B具備小的反應性。本文獻回顧結果顯示常用於精神分裂症研究之IADL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驗證未臻完備,且缺乏中文版工具及相關實證結果,無法於臺灣臨床或研究使用。建議未來研究亟須進行完整地心理計量特性驗證,並發展中文版且適合臺灣文化之IADL評估工具。
貢獻的翻譯標題A Review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n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Measures for Working with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35-64
頁數30
期刊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32
發行號1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4
對外發佈

Keywords

  • 精神分裂症
  •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
  • 評估工具
  • 心理計量

指紋

深入研究「精神分裂症研究常用之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評估工具之心理計量特性回顧」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