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食農教育於近十年來在台灣受到了來自環境保護團體、地方社區組織、中小學教育單位甚至商業公司的關注。源自於日本的食農教育,在台灣並非由上而下進行推動,民間社會對食農教育理念的落實發展出多樣多層次的做法,其關懷與出發點也有所差異。在與當代另類農食運動和飲食革命風潮接軌的情況下,台灣遍地開花的食農教育實踐案例中隱含著改變既有飲食消費習慣和農業生產體系的企圖。本文採取永續轉型理論中的社會實踐分析觀點,以行動者為核心對象,探討在食農教育落實的過程中,永續傾向的飲食與農業實踐如何出現。本文兩個案例雖然從不同價值觀點切入操作食農教育,但最後也都認可環境友善生產和在地小農耕作之價值,並且殊途同歸地分別著力於創造制度條件,嘗試讓具有抵抗飲食全球化之「地產地消」理念得以被落實在每日的飲食消費選擇中。藉由社會實踐分析觀點,本文認為關注食農教育的影響除了意識與態度轉變外,後續研究可更加聚焦於食農教育引導永續傾向之飲食與農業實踐的出現過程。
原文 | 中文 |
---|---|
頁(從 - 到) | 35-55 |
期刊 | 臺灣鄉村研究 |
卷 | 13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