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我國自民國84年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後,醫療生態即有了巨大之變化,民國90年之後,因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之實施,使得許多醫院紛紛以開發自費醫療服務,來增加健保以外之收入。但目前有關自費醫療服務市場的研究仍屬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檢視臺灣地區醫療市場之競爭程度對醫院自費醫療服務之影響。方法:本研究以醫療網計劃的16個醫療區(不包含外島地區)作為各醫院的市場範圍,並以出院人次作為賀芬達指標的計算單位,以呈現各醫療市場之競爭程度,再運用結構性問卷作為測量工具,針對臺灣地區128家地區教學層級以上醫院進行問卷調查(回收之有效問卷共60份,回收率為46.88%),並由行政院衛生署之相關統計資料取得研究所需變項,最後再以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復迴歸分析探討市場競爭程度對醫院開發自費醫療服務的影響。結果:1.在民國83年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實施前,醫院權屬別、及醫院層級別對自費醫療服務項目數量有影響;2.在民國89年,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實施五年後、醫院總額支付制度實施之前,市場競爭程度、及醫院層級別對自費醫療服務項目數量有影響;3.在民國91年醫院總額支付制度實施後,醫院層級別、及可支配所得對自費醫療服務項目數量有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受經濟層面因素的影響下,市場競爭程度越高的醫療區,其醫院的自費醫療服務項目數量也會越多,證實了醫院會以提供自費醫療服務來因應醫療市場競爭之行為,但如此一來卻可能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結論:建議衛生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的同時,也應思考政策對醫療市場之負面影響,以期更符合民眾之醫療需求。
貢獻的翻譯標題 | Impact of Market Competition on Self-pay Hospital Services Development in Taiwan |
---|---|
原文 | 中文 |
頁(從 - 到) | 895-906 |
頁數 | 12 |
期刊 | 北市醫學雜誌 |
卷 | 2 |
發行號 | 10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10月 1 2005 |
Keywords
- 市場競爭程度
- 自費醫療服務
- 賀芬達指標
- market competition
- self-pay hospital services
-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