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聯合執業基層醫師之特性及其較認同的聯合執業模式

陳楚杰, 楊銘欽, 林恆慶, 黃昱瞳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目標:本研究旨在比較聯合執業醫師與單獨執業醫師特性的差異,及探討聯合執業醫師較認同的聯合執業模式。方法:本研究以2001年11月登記執業的9,336家診所為研究對象,共郵寄出9,336份問卷,回收1,821份,回收率為19.5%,為使樣本能反應基層醫師的真實現況及具有代表性,首先排除年齡小於30歲及大於70歲的受訪者後,再扣除有遺漏值的問卷,最後共有1,401份有效樣本。使用SPSS10.0進行問卷回收資料之建檔及統計分析。結果:(一)比較聯合執業醫師與單獨執業醫師特性的差異,有顯著不同的自變項有:年齡、男性、目前執業地點、目前執業場所權屬別及曾在醫院工作年資。(二)已參與聯合執業的醫師其較認同的聯合執業模式為:1.在經營型態方面:有81%的醫師認為應該由醫師獨資或與人合夥經營;2.在期待的醫師數目方面:有52%的醫師期待與1-2位醫師聯合執業;3.在期待的科別方面:有54%的醫師認為應同科別或性質相似之科別醫師;4.在管理方式方面:有63.7%的醫師認為應由合夥人或擁有人自行管理;5.在收入分配方式方面:有53.3%的醫師認為應採固定薪資加績效;6.與醫院的互動模式方面:有41.0%的醫師認為應維持現有互相轉診的模式;7.應有的醫療輔助設施主要包括藥局、檢驗設備、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機。結論:結果可提供給衛生主管機關制定衛生政策及開業醫師籌劃聯合執業之參考。
貢獻的翻譯標題Physician Characteristics in Group Practice and the Appropriate Model of Group Practice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337-348
頁數12
期刊醫護科技學刊
4
發行號4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10月 2002

Keywords

  • 聯合執業
  • 執業模式
  • group practice
  • practice model

指紋

深入研究「參與聯合執業基層醫師之特性及其較認同的聯合執業模式」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