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動態反應分析下顎骨外傷機轉

李 龍義(Long-Yi Lee), 黃 豪銘(Haw-Ming Huang), 洪 景明(Jing-Ming Hung), 週 孫勇(Suo-Young Chou), 李 勝揚(Sheng-Yang Lee), 邱 文達(Wen-Ta Chiu), 蔡 志孟(Chih-Mong Tsai), 羅 怡君(Yi-June Lo), 林 哲堂(Che-Tong Lin)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在外傷力學的研究當中,由於動態撞擊力量作用的時間,通常只有l-20毫秒(ms),這樣的瞬時動態力量除了會造成撞擊物的整體運動(rigid body motion),也會使得撞擊物的共振頻率受激發,並同時伴隨著振動發生。由於動態特性分析是分析外傷機轉的方法之一,因此本研究使用模態測試法搭配有限元素分析,以瞭解下顎骨在受外力撞擊時可能產生的動態反應,藉以瞭解下顎骨的振動與下顎骨骨折之間的關係。實驗方法上,在十個已乾燥的下顎骨上參考骨折好發的位置規劃7個測試點進行體外共振頻率與振動模態的量測,量測得乾燥的下顎骨的振動頻率平均值為578.6±11.67Hz,與所建構的三維下顎骨有限元素模型計算的頻率567.3Hz相差僅1.9%, 利用驗證後之模型模擬正常下顎骨的共振頻率為501.4Hz,同時發現當振動發生時,下顎髁與下顎聯合附近將產生較大的振幅與較高的變形,在下顎骨體中點則產生較小的振幅與較低的變形。從此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當下顎骨受外力撞擊而產生振動時,其共振頻率與振動模態不會因撞擊位置與撞擊力大小而改變,而因撞擊引發振動所產生的高變形位置,與臨床觀察骨折位置相吻合,此結果表示除了下顎骨本身的形狀,結構,及骨骼的材料性質差異會對下顎骨折造成影響外,受撞擊時下顎骨的振動特性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貢獻的翻譯標題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mandible trauma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304-312
頁數9
期刊中華牙醫學雜誌(中文版)
23
發行號4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4

Keywords

  • 下顎骨骨折
  • 共振頻率
  • 有限元素分析
  • 模態測試

指紋

深入研究「利用動態反應分析下顎骨外傷機轉」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