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ation of Heavy Metals by Humic Substances in Sediments from the Polluted Erhjin Estuary, Taiwan

Pei Jie Meng, Tsu Chang Hung, Woei Lih Jeng, Bor-Cheng Han, Lee-Shing Fung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本研究自二仁溪河川及河口附近海域沈積物中萃取出腐植物質並分離出黃酸及腐植酸,經消化後測定其中重金屬(包括Fe, Mn, Cu, Pb)之含量。結果顯示腐植酸中鉛含量介於12μg/g~49.5μg/g,鐵含量介於15.2~114mg/g及錳含量介於119~454μg/g,較黃酸中含量為高,而相反地,黃酸中比腐植酸中具較高之銅含量(282~821μg/g)。各金屬在腐植物質中含量大小則依序為Fe>Cu>Mn>Pb。 再者,以連續萃取方式分離沈積物中鐵與銅在不同化學相之含量,分析結果發現在污染區之河段具較低之溶氧量,較高之硫化鐵硫含量及高比例之銅存在於硫化物相,而銅在硫化物相之含量與硫化鐵硫具非常顯著之正相關(p<0.01),相對地,腐植物質相銅與硫化物相銅所占比例及硫化鐵硫含量大致皆呈負相關,亦即硫化鐵硫含量愈高,則腐植物質相銅所占比例愈低而硫化物相銅所占比例則愈高,顯示銅,硫化鐵硫與腐植物三者間之熱力化學平衡效應,且證據顯示硫化鐵硫對於銅之結合力強於腐植物質,然而此作用對於鐵則不明顯,因此,不同元素在環境中行為表現亦有所差異。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29-38
頁數10
期刊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
39
發行號1
出版狀態已發佈 - 6月 2001

Keywords

  • 錯合能力
  • 腐植物質
  • 重金屬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