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患量表之信度和效度

陳錦宏, 陳快樂, 沈武典, 盧孟良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文章同行評審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翻譯並修訂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患量表SPAN-C,並作初步之信度與效度探討。人們在經歷極度的創傷壓力事件後,可能會出現事件再體驗、逃避或反應麻木、以及持續升高警覺性,如果這些症狀造成人際社會功能的受損,且持續一個月以上,則稱為創傷後壓力疾患。目前對於創傷後壓力疾患的篩選以結構性會談及自填式量表為主,其中戴氏創傷量表已完成中文版信效度之檢測。SPAN是由戴氏創傷量表的17個問題中抽選出4題,同時只評估嚴重度一個向度,此四題的英文關鍵字分別為startle、physiological upset、anger、及numbness,將其字首的字母集合起來,原作者將此量表稱為SPAN。本研究共收集182位1999年921大地震之受災民眾及救難人員參與,個案完成填寫量表並且與精神科專科醫師會談,其中有73位符合DSM-IV創傷後壓力疾患之診斷。結果顯示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患量表SPAN-C之Cronbach's α為0.77,其總分與中文版戴氏創傷量表總分的相關係數為0.93。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患量表SPAN-C的最佳分割點為5分,可以得到最佳之診斷正確率(78%),敏感度為78%,特異度為77%。本研究顯示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患量表SPAN-C具有良好之信度與效度,適合運用於大規模篩檢,以便於能夠有效地尋找出可能之個案。
貢獻的翻譯標題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PAN
原文中文
頁(從 - 到)305-310
頁數6
期刊臺灣醫學
6
發行號3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2

Keywords

  • 創傷後壓力疾患
  • 簡式量表
  • 信度
  • 效度

指紋

深入研究「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患量表之信度和效度」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