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由於臺灣人口呈現迅速老化趨勢,中老年人特別容易受到工作量、孤獨甚至喪親之痛等多方心理壓力的負面影響,對整體社會的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相較於藥物治療,正念介入法的訓練已被證明可有效舒緩這些生活壓力、降低焦慮程度,並進一步以正念練習促進「健康老化」目標的實現。然而,即便練習正念有改善心理健康效益,當前臺灣社會要推廣正念練習仍面臨多重挑戰,例如合格培訓教師人數不足, 以及正念練習過程牽涉複雜心理轉變歷程。可穿戴設備是正念訓練中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然而大多數設備都基於周邊神經的生理回饋,無法在正念訓練期間區分細微的心念轉變且難以應用於不同正念階段的訓練。因此,本研究團隊預計建立一個具備客製化訓練的正念訓練平台以提升正念練習者的專注度(虛擬實境)與正確性(神經回饋)-除解決上述問題外,正念練習的神經回饋將可更有效地促進正念心智訓練之效益。 為了實現能緩解中老年族群心理壓力的目標,本研究團隊將提出一項創新技術-建立人工智慧神經回饋與訓練式虛擬現實(MINDVR)平台-以達成合宜的正念練習。技術上本計畫將從神經影像判斷正念狀態下的大腦神經生理變化,並以人工智慧汲取有效指標後與虛擬實境儀器結合。我們預計招募40名經驗豐富的正念熟手和60名參與8週正念課程的新手。研究團隊將正念基礎練習區分為四個階段:正念呼吸,身體掃描,正念情緒和慈悲觀想(子計畫一)。受試者將在適當認知作業(子計畫五)下進行不同階段的正念練習,同時進行腦電圖(EEG)與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瞄,判斷正念狀態下大腦指標的空間位置和時間特徵(子計畫二),再使用深度學習策略分析EEG指標信號,以成功提取進行正念練習狀態下的神經生理標記(子計畫三)。接著研究團隊將整合有效的正念生理指標至虛擬實境(VR)中,供正念初學者進行自我調控(子計畫四),協助其在居家環境中持續確實的操作正念練習。本研究團隊預計與國際知名學者Richard Davidson (正念)與Scott Makeig (腦波)進行學術交流合作,且已與ArtiseBio、Rooti、宏達電、聯發科等產業合作夥伴簽定同意協助書,為提供中老年正念初學者個體客製化的正念訓練平台一同努力。本計畫預計將在19個月內完成原型設計與驗證,預期能籍由MINDVR平台鍛練心智且確保正念效益,以提升整體國民心理健康素質。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6/1/20 → 12/1/20 |
Keywords
- 正念
- 專注力
- 正念減壓法
- 腦波
- 心跳變異率
- 功能性核磁造影
- 虛擬實境
- 深度學習
- 情緒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