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專案
機構檔案
機構簡介
臺北醫學大學於2015年8月正式成立了醫學工程學院。學院以醫學及科學為基礎,將工程技術與臨床醫學整合,發展生醫材料、醫療器材、組織再生、奈米科技及光機電技術,以運用於醫學診斷,疾病治療,健康促進及生活品質提升。
北醫大醫工學院將以醫學及工程理論為基礎,強調實務操作,培養醫工技術專業人才之臨床工程師、醫療設備技術師、醫學工程師及生醫工程研發人才,以達到學識在腦、技術在身,創新創業思維之醫工人才。
北醫大醫工學院將以教學研究國際合作、轉譯臨床醫學運用、生醫工程技術移轉、生技產業創新創業為目標,以建立生醫工程之優質教學、頂尖研究及產業人才。
指紋
查看啟用 醫學工程學院 的研究主題。這些主題標籤來自此機構會員的作品。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網路
國家層面的近期外部共同作業。通過按一下圓點深入探索詳細資料。
概要
專案
-
P-選擇素調控具靶向多功能陰離子奈米載體包覆雙嘧達莫或白蛋白具有遠紅外光可觸發的熱療溫度/藥物釋放的聯合療法做為臨床應用(2/3)
8/1/20 → 7/1/21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 › b - 科技部
-
-
發展三功能抗體(EGFR/CD3/mPEG)修飾之聚乙二醇-免疫增敏奈米藥物以主動標靶毒殺大腸癌並同時強化體內 T 細胞於腫瘤微環境抗癌功效之創新協同療法-發展新型聚乙二醇-免疫增敏奈米藥物載體以毒殺大腸癌並強化腫瘤區域T細胞之抗癌功效(1/3)
8/1/20 → 7/1/21
研究計畫: A - 政府部門 › b - 科技部
研究成果
-
Dna printing integrated multiplexer driver micro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 head (Idmh) and microfluidic flow estimation
Liou, J. C., Peng, C. W., Basset, P. & Chen, Z. X., 一月 2021, 於: Micromachines. 12, 1, p. 1-16 16 p., 25.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 › 文章 › 同行評審
開啟存取 -
Facet-dependent gold nanocrystals for effective photothermal killing of bacteria
Yougbaré, S., Chou, H. L., Yang, C. H., Krisnawati, D. I., Jazidie, A., Nuh, M. & Kuo, T. R., 四月 5 2021, 於: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07, 124617.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 › 文章 › 同行評審
-
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side promotes the effects of dental pulp stem cells on rebuilding periodontal tissues in experimental periodontal defects
Lin, C. Y., Tsai, M. S., Kuo, P. J., Chin, Y. T., Weng, I. T., Wu, Y., Huang, H. M., Hsiung, C. N., Lin, H. Y. & Lee, S. Y., 2020, 於: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 › 文章 › 同行評審